虎谷亭記
剛州治南三十里有傳道村即其城氏世庄而正字虎谷黃公諱有一棲息之
帶地也公不謀仕進而志於求道肇其村號歟日公十一世孫在明甫訪余於
大西山謬請其先亭記文曰我先祖綠通仕籍不能致位早遊鶴峰金先生之
門得聞好學造道之方然公以韜晦爲心且未克亨無他受授之蹟只有童子
禮一書有傳即皇明盛時命儒臣制作之書而我東素無者也鶴翁使命朝京
而带采使從子雲川公淨書相贈焉盖出同門之誼也我祖歸作巾衍寶箴而
未及闡揚至後孫道淵翁托西山丈席何之剞劂則斯文之所共知者也至其
遺芬之地則不可無寓慕之所故方建築一架亭子願丈人特惠一言以賁我
先躅也余辭之曰賢史追先述事之誠令人起敬然以余髦廢無文絶不堪當
而況於素昧境界之勝何以記之亭之大小高下亦何以測之且亭未落成而
先求記文抑何也世明曰丈人之言固若然矣然顧世道不古文風掃地長德
晨星難得信筆之重而可以傳後故如是汲汲仰請若其無據於文字案水則
口可詳述其槪矣延花山脈明麓逶迤來爲鎭山大川環其趾鶴駕山案對於
蒼茫之間春而花秋而楓晴而嵐陰而掩映其景不一北背山而松竹葱欝前
臨村落桑麻舖地亦有幽閒之趣若其構造則爲力所絀不得壯麓兩頭爲煖
室中二間爲板房前爲長楹勢不甚高而暢則暢矣不必登臨玩賞而后領略
其槪矣不願浮辭濫稱以爽其實願勿固辭而留念焉前代非不經始之久而
延及至此者每因臨年長老之推辭而不得準備矣前撤可不戒哉所以不顧
軆貌如是强請幸憐而無惜勞數之甚余曰賢史之情苟如此之緊迫則余安
得終辭己乎遂記其相酬說話以塞茲孫之請然抑又有一說焉先公以道署
村其志深且遠矣然勩百年沈晦寂寞爲後人之恨至禮書刊行而始顯今又
建築亭觀而耳目漸廣則顯莫顯矣縣矣然環顧一世樓臺亭閣廢與相尋者
盖勤於始而忽於後故也若君家則己有先志之可證者後孫登覽之時先講
當日庄點之德則來後修葺之誠自不可忘矣賢史歸而勸奬相後諸族也
大韓立紀后三十八年甲寅暮春上澣永嘉權一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