고증(考證)
考證
海月黃汝一著
黃瑞 高麗忠烈王入元朝時有翊戴功陞縣爲平海郡〇謹按忠烈王爲世子三
入元爲王十一度入元此云有翊戴功則必是宋德祐元年王尙帝女即位東還
之時也元至元十二年也自至元十二年乙亥至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我
太祖得國即位時通計一百十九年也〇又按翊戴有功則必有封君勳爵之階
而只稱僉議評理陞縣爲郡則又必有依允啓請之節而只曰陞平海郡無聞之
痛爲如何耶
補遺平海誌云正明里北峰名法華山山頂古有祠名太師堂古老
傳云麗人黃瑞官至太師堂仍其名云意黃瑞亦生此里香火殆今
三四百載不廢瑞之德於鄕民
厚矣子孫之居於此里亦久矣
黃原老 麗朝登第爲司錄參軍牧寧海府〇謹按公甞有詩曰鳲鳩分養七林枝
各分南北往來稀云云則公之子似若七兄弟而譜記只著六昆季恐一人落書
分明也或曰琄璥以鄕音語訛混稱不分仍以爲一人無乃琄璥各有其人耶然
則七人皆在而但璥之子孫無見處有後無後亦未可據今姑闕疑亦恐原老之
詩泛言侁侁而敍其未易相見之情也耶皆未可知也
黃瑾 麗朝登第官至成均館司藝藝文館知製敎〇謹按恭愍王朝公爲左獻納
與正言金續命上疏論地震由於宮闈不嚴極言忤旨謫守沃川郡於漢江船上
用華嚴信聰師韻曰欲知民水載君舟要盡忠誠誡逸遊諫院未能呈藥石長沙
見謫不須愁徐四佳先生曰此詩得人臣之軆有關於世敎云其他述作多有可
觀
補遺疏曰地者臣道也今賞罰不明故大少之臣怠弛曠官又因軍功白丁驟
拜卿相皂隸濫處朝班臣道淆亂以致地震請自今信賞必罰重惜名器左右
前後皆正人君誰與爲不善刑餘陰類而日與相押樂聞鄙俚無稽之言夜分不
寢日中乃興疎遠大臣嘉謨讜議無自而入自今三殿宦者各留一人餘悉汰去
正入端士常令侍側治國之道專在經史未聞以佛書致治者也殿下過信佛法
群髡緣此于謁濟私自今願斷緇流出入禁闥復開經筵日訪治道常觀聖賢之
書勿雜異端之說女謁爲政之大害也今針線娘子內僚之女亦有封翁主宅主
者僭擬踰分殊失尊卑之軆如不得已宗室勳舊外勿許封爵已封爵者請奪之
田里休戚在於守令今雖有臺省保擧之令皆循面情其所薦擧之有不識字者
願自今臨軒引見劾其名實擧非其人擧主必罰云云疏上王召臺臣詰之臺臣
面爭益切王怒甚柳淑進曰旣求直言而怒言者可乎王怒小霽〇史曰直言之
有益於國家大矣黃瑾續命之所論皆切於時務而剴切忠藎云云詳見東史
黃有定 麗朝登第官至漢城判尹工曹全書
豊基舊譜云
國初登第
〇謹按公始自平海移
居榮川又云黃原老移居榮川未知誰是公居郡南草谷里距郡五里許洪武二
十三年庚午恭讓王二年令各道成戶口帳籍榮川官帳籍黃有定年四十八時
爲草溪郡守子銓年二十八禮賓主簿子鉉年二十二生員子鋋年十一云判尹
公恐是癸未生乃元至正三年忠惠王四年
豊基譜云錦
溪先生所攷
公自少至老愛讀論語
一部稱爲米囷爲詩文有唐人風調一日訪外孫金文節公淡有詩曰偶携藜杖
出柴扉四月淸和燕燕飛乘興往尋金氏子薔薇一朶秀疎籬
補遺公年十二赴
安東都會製病署
詩有先秋後夏天若問朝三暮四吾
從狙之句考官得之驚異遂居魁
草溪郡吏民至今稱誦淸德爲人端正不虛
時人目之米囷云〇墓在榮川郡東二十里許至今人名爲黃墳土云必有誌
汝
一
忝任醴泉郡時年數適與相似有詩曰米囷公作草溪年我守襄陽只醉眠當日
顯揚雖莫及一家淸白倘能傳黃中衍詩曰米囷公作草溪年海月翁曾守醴泉
鯫生宰縣年雖似
政續還差愧兩賢
黃鉉 洪武二十二年
恭讓王
元年
己巳二月生員壯元登我 太祖二年癸酉式宋介
臣榜同進士第十五人又登 太宗七年丁亥重試卞季良榜乙科第五人官至
嘉善大夫行大司成仁壽府尹以經明行修稱於世
補遺高麗文士皆以詩騷爲
業惟圃隱始倡性理之學至
我 朝陽村梅軒兄弟明經學羽翼之功不少
其後任函文者黃鉉尹祥金鈞金末金洋云云
黃雲起 內資少尹 恭讓王三年夏六月乙酉王使司楯黃雲起召我 太祖太
祖以病不能朝雲起强之 太祖啓曰臣病不能朝今雲起强之臣不知所以恐
懼無地王怒下雲起于巡軍獄其明年恭讓王禪位于 太祖則內資少尹必入
國初爲之
黃季夏 世宗三十二年庚午權擥榜登第官至監察
黃震孫 世祖六年庚辰別試崔敬止榜丙科第二人官至繕工正
黃啓沃字傅翁壬辰生員 成宗八年丁酉式辛季琚榜乙科第二人癸卯說經官
至應敎居榮川有草谷集行於世奉使咸鏡道卒於居山館葬龍仁處仁之林川
黃玎 成宗五年甲午式崔灌榜丙科十四人丙午正言退而不仕淸白吏
黃俊良字仲擧登 中宗三十五年庚子式金胤鼎榜乙科第二人丹陽郡守星州
牧使錦溪集行於世
補遺書族譜尾詩曰祖先種德毓餘慶名動儒
林世有人莫墜傳家詩禮敎篤生江夏踵芳塵
黃瑞字廷玉世通之子也登 明宗六年壬子式壯元官至承旨監司
黃允元登 世宗三十二年庚午權擥榜丁科第六人戊寅持平司導正壬辰三陟
府使己丑襄陽府使允亨之兄也
黃允亨登 世祖十四年戊子春慶會樓試取李仁亨榜丙科第一人〇按登科錄
允亨平海人居春川工曹參議坤之子洪川縣監禮曹正郞溫陽郡守
右考證中俱載黃氏外裔科宦年紀而今不能盡刊
高麗黃瑞 忠烈王時以翊戴功累官至僉議評理
本朝黃希碩 太祖開國功臣諡襄武
黃鉉 經明行修爲世師儒歷官成均大司成
右輿地勝覽平海人物條
</W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