해월헌선생황공행장(海月軒先生黃公行狀)
海月軒先生黃公行狀
公諱汝一字會元姓黃氏其先平海縣人也高麗忠烈王時有僉議評理諡文節諱
瑞有翊戴勳陞縣爲郡子孫世居焉恭讓時有禮賓寺正龍起入我 朝有中郞將
有甫生禮賓判官厚判官生漢城判官諱玉崇是於公爲高祖曾祖諱輔坤成均生
員大父諱瑀星州牧使考諱應澄 贈掌隸院判決事妣野城鄭氏司直昌國女司
成自咸之曾孫女以 嘉靖丙辰十月二十一日丙午生公于沙銅里第生有雋才
受業於仲父大海堂先生有聞輒誦出語輒驚人先生甚奇愛之稍長遊郡庠文思
日就爲詩不事雕琢而雅麗天成與車五山林白湖諸賢幷驅一代 萬曆丙子中
司馬乙酉擢別試乙科選入翰院由檢閱轉待敎奉敎戊子秋曝史于山壬辰春出
爲高山道察訪是夏倭寇大訌 乘輿西巡公聞之大痛五月 王子瑜鐵嶺金上
洛貴榮尹漆溪濁然之公疾馳迎候于路左與二公嗟勞慷慨時監司柳永立自咸
興來迎 王子爲訛言所動中道而回二公歎曰柳公平日頻自負今爲一道伯乃
爾恇烤耶先是公言於監司曰令公以咸興爲根本之地擁重兵自衛曾不發一兜
牟助嶺上軍嶺上軍無後授可恃萬一蹉跌安邊以北無住剳之地以愚而計莫如
豫調兵馬守府城又以爲南軍授不亦善乎永立不能用至是又移書責論永立不
從及賊踰嶺咸興震動永立退保屏風坡都事朴順男亦走入下鸞臺土兵作亂賊
未到而倉庫蕩然一如公言於是 朝廷以尹卓然代永立尹公素知公有殉 國
之志辟以從事公贊畫戎幕草召募文布告南北路多有鎭禦之勞尹公重之寢處
與同每事諮焉牙兵有桂樹者咸興士豪陳大猷之子也朴順男遇之甚暱公曰此
人有不順之氣不可近及賊入據咸興聞桂樹二妹有容色購之桂樹謀於其父以
二妹降附所在向導人服公先見癸巳春公赴 行在以軍功拜刑曹正郞五月監
松於海西六月遷騎省兼帶三字御甲午還刑曹九月復從騎省爲都元師權慄從
事以親病辭臺官有論以避事者公上章自列丙申夏特敍爲翊衛司司禦冬又出
赴權元帥幕丁酉夏以承文校理入翌年春爲侍講院司書公上疏有丙申蔚山之
役暴露觸傷之語九月除司憲府掌令兼帶弼善俄又以司藝兼掌令冬充書狀如
燕辨丁應泰之誣己亥春還 朝辛丑出守醴泉癸卯以事罷歸丙午爲金城縣令
不赴未幾爲永川郡守丁未以宣武原從勳 賜功臣券戊申七月以親病辭永川
九月丁外艱十月母夫人繼歿廬于墓側以終喪一日公汪然日記吾幼時在父母
膝下口授棗脯之哺今雖欲報之得乎辛亥陞通政爲吉州牧使辭不赴壬子知昌
原府乙卯改東萊府使時新經亂離列邑蕩覆公以定民居爲急先務曰居不定民
志不定而體統不立汛灑灰燼葺理草萊勞來不怠又曰學校之政亂世之所不可
緩者訪求文學之士呈名使臺授以訓導之任除俸祿勸課俾有所成就戊午以工
曹參議還 朝庚申秋大臣薦公于 朝擬以嶺臬爲不悅者所沮公來歸海上築
一軒扁以海月有老焉之志時光海君十年也以天啓壬戌四月二日考終于正寢
享年六十七訃 聞 贈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 經筵義禁府春秋館成均
館事弘文館提學藝文館提學 世子左副賓客八月十三日葬郡西五台山負艮
之原公初娶金氏察訪諱守一之女有妻娶妻崔氏兵使諱垣之女繼配李氏德原
都正諱樞之女略圃鄭相公外孫女也公早登諸先生之門得聞士君子立心行己
之方 萬曆己丑間倭使玄蘇來請信使朝議皆欲許之公獨抗言持不可時與公
意合者若干人鶴峯以詩贈公其時日東海有魯連其人亦抗節擧世欲宗秦爾獨
戴周日談笑却三軍其機在寸舌我有一片心千秋與君說其相許之意如此云凡
三夫人生八男二女長曰中允甞顯於朝爲承旨次中直從仕郞次中敏承仕郞次
中憲宣敎郞次中順從仕郞次中敬將仕郞次中遠將仕郞次中亮武科女適李榮
明李有馝承旨以宣敎之長子石來爲嗣次石友次石心二女適郡守曺廷融士人
鄭基德中直一男石立通德郞中敏一男石興二女適士鄭綏碩朴瑞奎中憲五男
石來爲承旨嗣次石平 贈司僕寺正次石朋次石寶護軍次石齡二女適權德輿
李文胤中順一男石老二女適士人李英生員邊之斗中敬二男石云石今一女適
朴沼中遠三男曰石三曰石眉曰石奇中亮嗣子石眞石來之子曰圭曰基曰墐石
友之子曰圭晶石心之子曰珺石立之子曰載浩石興之曰墣曰培石平之子曰塾
曰沃石朋之子曰㙉石寶之子曰堵曰塧曰墺進士曰坰石齡之子曰埰曰埈石老
無子以石平之子沃爲嗣石云之子曰垓曰增石今之子曰壝石三之子曰壕曰堡
石眉之子曰命賢石奇之子曰㙫曰𡋺曰垣石眞之子曰均金夫人與公同麓而崔
夫人之墓玉洛洞李夫人之墓在公前云嗚呼今去海月先生之歿百二十有餘年
其聲光德烈日遠日徵有不可攷者然吾高王父石泉翁與先生爲婭婿高王母又
壽踰九喪故吾先大父兄弟及聞先生風旨之槩先生年十四赴擧扞城入竹西樓
題詩曰銀河昨夜下靈槎醉入眞珠興漸多獨上竹樓人不見還吹玉篴向凌波時
楊蓬萊士彦宰眞珠見詩大驚使人要諸歸路與語大奇之云吾家有班史評林一
帙伯父檢討公甞擧示簽題曰此海月翁筆也亟稱其鵄述嶺賦曰渢渢乎其有騷
家之遺韻時萬年尙少不及叩先生本末今先生後孫尙夏以其先子所述家狀遠
以見示曰先祖遺文字多散佚不收其職帖亦多遺失故所敍述如是草草然失今
不圖益眛眛無以表揚於世請据此序列爲乞銘之資萬辭不獲謹受而卒業焉先
生風神雄偉立朝以不欺爲心所與交皆一代名賢天性寬厚而人有脂韋媕婀以
取名要榮者湥亞而鄙之以禮義廉恥勉後生訓子弟常以富貴利達爲戒喪祭必
謹必誠敦宗卹婣章渾厚奔放今其存在箋疏詩文若于卷銀槎錄朝天日記各數
卷藏于家鄕人享先生於鄕社云相夏先子曰世重圭之長子也謹狀
上之二十年甲子季秋丁丑通訓大夫前行兵曹佐郞永嘉權萬狀